职业考试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历提升 > 考研

考研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2023考研冲刺:报名人数或成新高价培训班性价比之争

2023-01-21 21:59:14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实习生韩甜北京报道 9月1日开学典礼这天,杨萌(化名)把室友送进学校,转身回到只剩她一个人的出租屋,心里默念了一句:“加油,明年再见。”杨萌今年从北京一所211高校本科毕业了,她和室友是本科时的同班同学,两人一起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实习生韩甜北京9月1日开学典礼那天,杨萌(化名)送室友上学,回到只剩下她一个人的出租屋,心里默念。 “加油,明年再见。 ”

杨萌今年毕业于北京211大学本科。 我和室友是本科时代的同学,两个人报考了本校的研究生,结果大不相同,虽然室友通过了,但是自己比分数线少了12分。

2023考研冲刺:报名人数或成新高价培训班性价比之争

报考失败后,杨萌在游戏公司实习了几个月,但最终没有拿到报价的她,决定再次报考。 发送室友的那天,杨萌回到房间开始背单词。

2023年考研的号角正式吹响。 教育部9月6日公布,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时间为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

近年来,报考热度持续上升,报考人数和合格率屡创新高,2022年报考人数达到457万人。 意外的是,2023年考研将迎来更多的考生。 新东方近日预测,2023年报考人数将达到520万人,但这仍是保守估计。

应试竞争为什么加剧,到底是谁在考研究生?

竞争日益激烈

杨萌对2022年的考研还记忆犹新。 “分数线太高了。 我的分数往年采用也完全没有问题。 ”

“2022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确实和其他大学不同。 往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线普遍有升有降,但去年初试专业国家线没有下降。 ”新东大学院英语教师王江涛说。

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最高的5个学科门类分别为文学65367分、艺术学65361分、经济学65360分、管理学65353分、教育学65351分。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公认的冷门专业哲学和历史学,国家线各上涨15分,理学和工程学各上涨10分。 王江涛说,“今后,传统意义上的冷淡专家可能会消失。 无论报考什么专业,只有全力以赴才能有胜算。”

与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招生数量多,应用性强,但2022年研究生院国家线也没有一个专业同比下降。

其中,只有相对冷清的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军事,以及应届毕业生无法报考的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少数专业国家线与去年持平,没有上升。

“我已经本科毕业了,但是现在继续找工作也参加不了很多学校的招生,所以我想研究生毕业后再找工作。 ”杨萌报道了21世纪的经济报道。

数据显示,自201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以来,全国报名人数连续7年上升,从201万人增加到457万人,增长127.4%。

研究生招生人数从2011年起连续11年上升,当年全国招生总数仅为56万人,预计2022年将达到120万人左右。

扩招的速度还是比不上报名的增长率。 据新东方推算,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率为3.8:1,202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扩大到3.8:1。

新东方大学事业部研究生项目总监李琳介绍,近日,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报名人数将超过520万人,录取人数将超过130万人,录取率将扩大到4:1。

近日,一些高校公布的2022届研究生大数据显示,考研竞争已经十分激烈。 上海大学平均合格率为5.06:1,其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合格率达到7.35:1。

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15人,其中推免生649人,占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录取总数的35.93%,创历史新高。 新生免除将会更新,留给应试学习的学生的机会将会减少,竞争将会加剧,这是理所当然的。

湖北大学近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屡创新高。 2021年,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2022年,报考人数为15084人,增加了近五成。

杨萌对今年的考研竞争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觉得一定会更激烈。 “因为就业状况不好,考生增加,只能以最好的状态面对。”

离岗进校园

刘臻(化名)刚开学,就从黑龙江某“双非”大学考入北京211大学研究生。

研究开始后,刘臻发现自己的13名同学中,有4人是过去的考生,也就是第二次报考成功的学生,其中一人一边工作一边考研。

“大家都知道考试难度很大,但是找工作也很难。 很多人认为先花两年学习再找工作更有竞争力。 ”刘舆报道了21世纪的经济。

过去的考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是近年来考试的趋势。 与本科学历相比,研究生学历对于职场人来说,在职称评估、高学历人才支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也是部分职场的必要条件。

在研究生研修班上,刘臻遇到了很多过去的考生。 他们在职或正在生产,上研究生的理由各种各样。 据说有一个“名门大学梦”,本科毕业后,不打算就业,而是专心于应试学习。 有些单位太累了,想从“996”的工作节奏中解放出来; 也有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小镇青年,但是结婚失败了。 我想通过应试学习来大城市改变人生的境遇。

相比之下,刘臻的身份相当特殊,她是一个特殊的考生,也就是高考后,完成了从大专到本科、研究生的“双联跳”。

“高考生源文化基础差,部分高校学习氛围也差,考研不是天生优势,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刘珍说。

职业教育处于专业水平的“天花板”被打破,毕业后继续本科毕业也成为越来越多高职毕业生的选择。 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2年高职毕业生升学率仅为3.3%,而10年后的2021年达到19.3%,超过4.8倍。

进一步分析大学毕业的原因,“想上更好的大学”成为升入大学的第一动力,比2021年( 2012年) 25 )增加了8个百分点。 “就业前景看好”是次要原因( 2021次: 28%,2012次: 27% ); 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发展的必要性”,本科毕业的比例下降了8个百分点,2021年为19%。

可见,升学已经成为图书专业的主要动力,这种动力推动了图书专业学生考研。

但是,刘臻21世纪的经济报道称,目前专门针对书本的一些课程设置对研究生来说并不友好。 “我没有在专科学校学习过高等数学。 升学后,一年内必须选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三门课程。 本科生将在两年内结业。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考研准备时间更紧迫,难度更大。 ”

天价培训班屡见不鲜

备注研究生已成为越来越多本科生四年学习生涯的重要议题。

北京“双非”大学2023届应届毕业生夏子琪(化名)即将报考985所大学。 她告诉记者,从大学三年级下一学期开始,她将了解研究生院的情况,选择研究生院的学校和专业。

新东方大学事业部研究生项目总监李琳介绍,据新东方学生统计分析,2023年研究生报考时间从2022年研究生的12个月增长到22个月。

准备跨应用统计学科和金融学科考试的柳乘风(化名)表示“投入了很大的资本”,花了8.2万元向考研小组报告。 课程内容包括复习资料、政治、英语、经济类联考、金融学综合4门全程课程,以及40多小时的一对一课程,还有复试课。

“我本科的学校和学习成绩都不好,金融学是研究生院热门专业,竞争激烈,所以我决定躺下来。 ”柳跟风告诉21世纪的经济报道。

7月和8月,柳乘风在培训机构参加了封闭集训,像寄宿制学校一样,学生们住在宿舍里,每天安排固定班级一起上课,晚上也安排自习。

但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反而让柳以沫有点费劲,他有时想降低考研目标。 “但是,培训机构的老师经常给我们流‘鸡血’,劝我们必须去名牌学校。 我自己有点没信心,这个班的体验也没有想象中好。 ”

应试竞争如此激烈,天价培训班屡见不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从公开考试领域衍生出来的协议班已经推广到应试训练,该班收费较高,但考生如果初试不及格,将部分或全额退还学费。

据报道,某教育机构开设了所谓的“复试保证班”,声称有“内部资源”,可以保证复试合格。 价格一般在数万元左右,最贵的要近10万元。 但是,“垄断性资源”只是宣传噱头,很多教育机构只是增加了概率。

柳乘风报的班级也承诺,如果初试失败,将退还部分学费。 他从去年10月开始直播大班的课程,暑假集训结束后开始一对一的课程。 每门课都有专门的指导老师。

“学生可以和老师商量上课的时间和内容。 我想这几十个小时的课耗完了,还得再买课。 ”柳无风说。

杨萌去年考研时,花了近万元报了专业课培训班。 “目前,一些单位的工作特别细化,专门针对某专业或者某学校进行培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声称存在‘内部关系’肯定是虚假宣传。 考试成功还是要靠自己。”

详情请下载21财经APP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