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寻找——个抗战老兵,一个军校老师,一百个抗战老兵的故事。
2013年的一次偶然之举,蒲元拜访抗战老兵,走上了关怀前辈英雄的道路。 9年来,他看望的抗战老兵100多人,行程万余里。 每年暑假和工作之余,他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关怀抗战老兵和追寻历史上。 个别的辛苦,无法用一句话来形容,但蒲元始终认为,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当时,他们用血肉之躯抗击日寇,用血和生命维护民族尊严。 今天,作为后辈的我们不忘历史,崇尚英雄,守护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8月30日,蒲元说。
蒲元(右)访邀请八路军退役军人邓永顺(左)向师生提交专题报告(资料照片)。
探访和时间赛跑
来自山东、在陕西长大的蒲元,从小就有英雄情结。 2013年,从事军事历史教育工作的他,计划写一篇关于黄埔军校的研究文章。 得知西安仍有几十名参加抗战的黄埔同学健在,他通过各种途径寻找。 随后,辗转找到家住西安市灞桥区的92岁黄埔18届抗战老兵吕廷轩。
蒲元第一次与抗战亲历者面对面交流。 退伍军人保卫国家、英勇杀敌的经历深深震撼了他。 抗战老兵对后辈的来访和社会认可的期待也让他感慨良多。 蒲元想,一定还有更多这样平易近人的老兵。 拜访抗战老兵,思念他,在他心中静静地萌发,并在那里生根发芽。 “当时最难的,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经将近70年了,关怀抗战老兵,必须与时间赛跑,一刻也停不下来。 ”蒲元说。
2015年冬天很冷,朋友传来的信息之一是蒲元——“朱云,1919年出生,在某军用机场工作,住在咸阳市天王小区。 ”。 屈指一算,老兵已经九十六岁高龄了。 他按照信息记录的电话号码打了电话,但发现已经停止了。 “尽快找到朱云。 ”蒲元想。
很快,蒲元和好友赵军航一起去咸阳找朱云。 但是到了天王区,两个人傻了。 原来,这是原大型国有企业西北第七棉纺织厂的家属区,有46幢楼房,常住人口过万。 岂止是找人,转一圈都要花几十分钟。 两人边走边问,一个接一个地问了三十多人,但什么消息也没听到。 蒲元又试图联系社区主任,但还是没有结果。
回到西安时已是黄昏,两人踏着厚厚的雪,深深地一步步走着,心情很低落。 蒲元没想到,四天后,他接到天王社区主任的电话,说朱云找到了。 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原来,朱云不是原西北第七棉纺织厂的退休职工,天王区是他孩子的家,各种信息表格上没有他的名字,社区主任也费了很大力气才找到他。 蒲元再次来到天王区时,明白了发生了什么的耕老兵,紧紧握住蒲元的手不放,眼角闪耀着泪水。
“老人告诉我,他1943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曾在云南省某军用机场从事后勤保障服务。 ”蒲元说。 随后,蒲元又带队为朱云举行了隆重的致敬仪式。 老人许多年过花甲的孩子,专程从国外回来,见证了父亲的光荣时刻。
除了热心人提供线索的意外收获外,蒲元也积极寻找信息,寻找退伍军人成为了他的生活常态。 不管去哪里,不管遇到谁,他都会习惯性地问两句话。 以“公益活动为事业”的气概,蒲元记录本上的老手名字也在增加。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实施办法》,蒲元为岳父注册了光荣卡片信息后,突然想到,其他注册者中会不会也有抗战老兵。 于是他又回到社区,让工作人员调查90岁以上退伍军人的信息,得到了5个电话号码。 拨打电话后,蒲元果然发现了抗战老兵——92岁的八路军120师老战士樊心孝。 樊心孝正是住在蒲元岳父家楼下的。
在抗战老兵对志愿者的关怀声中,老兵去世被称为“归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在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 蒲元自嘲着。 这几年,他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殡仪馆和陵墓,为“归队”的老兵送行。 他说:“这项工作是和时间竞争。 为陕西最后一位抗战老兵送行。 ”。
百岁八路军退役军人(左一)赵魁华家,武警工程大学学生与老人共度八一建军节(资料图)。
爱不能只是“搬运工”
蒲元说得好。 “我们不能考虑退伍军人,只做‘快递’‘搬运工’。 送些生活物资,送些过年用品,送些蛋糕,拍张照去。 重要的是要和退役军人有精神上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尊敬。 ”
“岳内省同志,今天请接受我们全体志愿者最崇高的敬意! 当年日本侵华、山河变色,就是因为你响应号召,挥泪告别亲人,为民族自由而战……历史不容忘记。 民族英雄不能忘记。 荣誉属于你们,属于所有抗战英雄! ”每次致敬活动,蒲元等地的志愿者们都会深情朗诵为抗战老兵量身定制的致敬词。 在雄壮的背景音乐响起的瞬间,地方上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那山河破碎的铁骨般的岁月。 致敬朗诵结束后,志愿者们将黑漆漆、闪闪发光的木牌匾运到抗战老兵面前。 牌匾上的“抗战英雄”四个大字,铿锵有力。
也许是因为身处内地,蒲元曾经深爱的抗战老兵中,只有一个海军老兵,他就是黄锡骏。 1941年,15岁的黄锡骥放弃新加坡优渥的生活条件,经滇缅公路回国投考海军学校。 抗战胜利后,黄锡骥被派往重庆(巡洋舰)担任航海家。 一九四九年二月,他随重庆(巡洋舰)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黄锡骏在解放军海军某学院任教。 2018年夏天,蒲元得知92岁的黄锡骏经由西安。 他率领武警工程大学由6名教职工及其家属组成的致敬小分队,前往黄锡骥下榻的酒店,向抗战老兵致敬。
一个多小时的致敬仪式让黄锡骏老人感到紧张和兴奋。 离开西安时,老人给了酒店蒲元一封亲笔信。 “感谢来的陕西抗战老兵志愿者。 表示敬意。 ”老人在信中这样写道。 2020年春节,黄锡骥的儿子特意给蒲元发了祝福的微信,还附上了父亲的照片。
2019年11月,石泉县饶峰镇饶峰村抗战老兵陈兴明家中突发火灾,房屋被烧毁,已90多岁的陈兴明烧伤面积达30%以上。 在当地医院救治6天后,病情骤变,伴肺炎急剧恶化,被紧急送往西安救治,但医疗费用加大了老人家属的压力。
得知这一消息的蒲元,迅速捐款,并给微信朋友圈留言,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积极响应,一天晚上带着捐款去医院看望。 最终,在众多志愿者的支持下,共筹集善款22.6万元,解决了退役军人治疗费用不足的燃眉之急。
蒲元给孩子们讲抗战的故事(资料照片)。
为了继承难忘的记忆
“老兵不怕死,老兵怕被遗忘。 ”蒲元表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用血和生命构建的伟大历史,这个历史不能忘记,这种精神需要继承。
作为军校教员,蒲元承担的课程与中国近代战争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日常教学中,蒲元有针对性地将抗战老兵的故事融入到他所教的《军事历史》 《军事思想》等课程中,通过关怀抗战老兵的公益活动,将其伟大的历史带入课堂,传达给学生,让更多的年轻官兵接受精神洗礼
为了更好地弘扬英雄事迹,让更多青年感受到可贵的英雄精神,蒲元把他关怀老兵的心路历程和老兵浴血奋战的传奇故事,结合抗战历史,精心打造“英雄战场上走来”专题讲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生陈先勤听了蒲元的讲座后,给蒲元发了一条信息:“听了你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 就像你说的‘英雄不能忘记。 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我们应该始终像他们一样有吃苦勇敢努力的精神。 ”
一天放学后,武警工程大学的学生郭钢给蒲元发了一条微信。 “蒲老师,感谢您的讲课。 你的课感染了我。 ”2018年5月,在《中国军网》刊登文章《拒绝纸上谈兵!这位教员的授课为啥能“战味十足”?》,积极评价蒲元的教育方式。
不仅自己讲英雄故事,蒲元也请当事人进学校报告。 2018年6月,他与武警工程大学政治工作处干事雷鸣一起,邀请88岁的八路军退役军人邓永顺向广大师生做了专题报告。 报告会现场,邓老的经历和精神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
抗战期间,邓永顺的祖父、母亲、叔叔被日军杀害。 恨国,一九四五年初,邓永顺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军区野战医院当卫生员。 一次战斗后,医院院长派他去抢救被俘的日军伤员,邓永顺第一次违抗军令。 但是院长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谈到了八路军的俘虏优待政策。 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邓永顺开始照顾日军俘虏,尽管心中充满仇恨,他的工作还是一丝不苟的。 邓永顺的悉心照料最终感动了日军俘虏,一些人在伤愈后加入反战联盟,致力于抗战。 “任何时候八路军战士都要听党的话。 ”报告会上,邓老朴实的话语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把课程延伸到社会,把教育渗透到课外,组织学生主动参与退伍军人公益活动,是蒲元近年来的积极努力。
在百岁八路军老兵赵魁华家,同学们与老人共度难忘的八一建军节; 在90岁的八路军退役军人曹传芳的住处,同学们给老人唱了专业排练剧《亮剑》主题曲《中国军魂》; 在90岁的八路军老兵张茂山家,听到他12岁时协助八路军侦查工作,大家都佩服他的勇敢和沉着。
在蒲元的带领下,武警工程大学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以各种形式参加抗战老兵关怀活动。
学生张琪在家乡河南省商丘市拜访抗战老兵徐永振,将这次关怀行动写成文章《正月里,我给老兵敬个礼》发表; 学生殷婧璇毕业后被分配到武警山东总队,她和战友一起看望八路军退役军人梁金发,三人对着镜头敬礼并合影。 学生卢旦晨毕业后被分配到武警江西总队,她邀请新四军退役军人到总队基地,为新入伍的战士们做讲座……
自己所做的事有越来越多的同行,蒲元很受鼓舞。 而最让他感动的是家人的全力应对,妻子耿小乔一直坚持和他一起参加抗战老兵的公益活动,他们的两个孩子也经常和他们一起去看望抗战老兵。
“别人家的孩子休息日或周末去公园或游乐园玩,上各种兴趣班。 我的两个孩子跟着我,既是老兵家也是抗战战场的遗迹。 ”蒲元说。
近年来,蒲元公益活动相继被多家媒体报道,他被评为西安市好青年,他所在的志愿服务小组被评为陕西好青年组,他的家人也获得了三秦最美家庭、武警部队书香家庭等称号。
“不是我打得多好,而是前辈们当时打得好! ”蒲元说,“据我们统计,全省健在的抗战老兵只剩下一百多人。 让他们更有尊严地走上人生的最后一条路,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记者郑斐通讯员李智赵樱丽)。
蒲元(右)慰问抗战老兵、八路军129师士兵张茂山(资料图),表示敬意。 本组照片均由李智提供
记者的手记|抗战精神推动我们不断前进
蒲元和他所在的关怀抗战老兵公益组织,近年来用各种方式走访抗战老兵,向抗战老兵致敬,关怀抗战老兵,赠送“抗战英雄”的牌子,让他们的事迹得到尊崇,抗战精神传承至今。
天地英雄气概,千秋尚凛然。 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 十四年来,在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八年全面抗战的艰难岁月里,中华民族出现了抗日英烈和大批英雄集团。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为铸造伟大抗战精神作出重要贡献。 这一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个国家需要英雄,英雄需要人民尊崇。 近年来,抗战老兵的境遇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改善,政府部门给予抗战老兵的生活补助逐年增加。慈善组织、慈善志愿服务队开展“六个一”的服务活动,为抗战老兵提供入户慰问,给抗战老兵送去一份慰问品; 更多的社会公益组织也以各种形式关注和帮助抗战老兵。 全社会以多种形式纪念、缅怀、优待、关怀抗战老兵。 让抗战老兵的英雄事迹和精神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让子孙后代牢记,世代相传。 (郑斐) ) ) )。
从陕西日报转来
来源:陕西日报
相关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