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二、三级心理咨询师问答汇总(一)
第二级:
一.简述系统脱敏治疗过程。 (二级技能P66-67 ) ) ) ) )。
1、学习放松技巧
2、构建焦虑水平
3 .实施系统脱敏
二、使用系统脱敏方法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二级技能P69 )。
1、引起焦虑和恐惧的情况不一,可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焦虑等级表,每个等级表实施系统脱敏
2、系统脱敏时求助者的想象次数因人和情况而异
3、焦虑等级应合理。 各级之间的跨度不能太大。 可以细分焦虑等级
4、想象和放松的方法不能降低焦虑水平时,可以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三、简述全灌注疗法原理。 (二级技能P69 )。
1、灌注治疗又称冲击治疗,是一种暴露治疗,是治疗恐惧及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行为疗法。
2、心理咨询师的原理是,及时将求助者置于他们最害怕的对象和情境中,必然会引起求助者最强烈的恐惧和焦虑反应,对于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心理咨询师没有给予任何强化,而是顺其自然,强烈
四.请简述冲击疗法的基本过程。 (二级技能P70-71 ) ) ) ) )。
1、筛选确定治疗对象,排除不适当求助者;
2、签订治疗协议;
3、治疗准备
4、实施冲击治疗。
五、使用生物反馈法时,阐述其基本原理。 (二级技能P80 )。
1、使用现代电子仪器记录个体通常无法察觉的体内生理功能
2、将此记录转换为数据、图形、声音、光线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了解其生理状态
3、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寻求帮助调节自己体内不自主的内脏功能和其他身体功能
4、通过调节生理状态,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达到防治其他疾病的目的
六.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二级技能P86 )。
1、认知行为治疗认为,认知过程决定了行为的发生和情绪的变化;
2、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应从认知中寻找原因; 行为的变化也会引起认知的变化。认知和行为的恶性循环,会使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3、认知行为疗法是在认知、行为和情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过程。
七.贝克和雷米的认知治疗,其工作程序是什么? (二级技能P87-91 ) ) ) ) )。
1、建立咨询关系
2、确定咨询目标
3、确定提问:提问和自我审查技巧
4、检查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治技术
7、坚定新观念:认知复习
八、根据贝克的理论,求助者的扭曲认知包括什么? (二级技能P94 )。
1、主观猜测:支持性或无相关依据下结论,包括“灾难化”,或考虑大多数情况下最坏的情况和后果。
2、选择性摘要:仅凭对一个事件某个方面细节的理解就形成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信息被忽略,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略。 其中所包含的假设,与失败和剥夺相关的事件才是重要的。
3、过度概括:从某个偶然事件中获得极端信念,将其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况。
4、夸张与缩小:从大于或小于实际的意义上感知事件或情况。
5、个性化:个人无凭无据地把一些外部事件和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
6、贴标签和贴错标签: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写人,定义人的本质。
7、极端思考:要么全要么无,要么是非白要么黑来思考说明,要么是/不是,用两个极端来分类经验。
九.此个案亦可使用服务台疗法。 请简要说明服务台疗法咨询过程的各个阶段。 (二级技能P109-111 ) ) ) )。
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历持僵化和疏远态度,求助者不愿积极治疗和求助。
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工作”阶段。
第三阶段:求助者可以比较顺畅、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第四阶段:求助者可以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感情,但表达当前感情时存在顾虑。
第五阶段:求助者能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感情,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有犹豫。
第六阶段:求助者可以完全接受过去被阻碍和否定的感情,他的自我和感情会变得和谐。
第七阶段:求助者几乎不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以自由地继续表达自己。
十、进行远期疗效评估时,请说明其步骤和主要内容。 (二级技能P118-120 ) ) )。
1、社会接受程度评估
评估内容:求助者的社会适应度
自我接受度评价
评价内容:
)1)自诉症状和问题的减轻或消除情况
)2)性格方面的成熟状况
3、随访调查
评估内容:评估原诊断分析是否正确,指导是否有效。
第三级:
一、对该咨询人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对话的内容和范围(三级技能P4-5 ) ) )。
1 .该帮助用户主动提交的帮助内容。
2 .初诊接待处心理咨询师观察到的疑点。
3 .心理咨询师可以根据心理评估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行对话。
4 .高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提出的谈话目标。
5 .对话目标有一个以上内容的,应当分别处理。
二、咨询中应该避免的不当提问方式是什么? (三级技能P12 )。
1、避免提问“为什么”。
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3、避免多重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说明问题。
三、与该求助者谈话时,对于会谈内容的选择应该把握什么原则(三级技能P12 ) )。
1 .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 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 .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目的。
3 .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和矫正有重要作用。
4 .深入探究求助者的深层病因具有意义。
5 .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意义。
6 .积极作用于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助于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 在选择对话内容时,有一个很大的禁忌,就是不能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对话和讨论的内容。
7 .会谈法的有效性。 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心理咨询师能否准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征。
四、与求助者进行摄取性对话时,应注意什么(三级技能P13 )。
1 .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 .在提问中避免失误。
3 .在摄取性对话中,除了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谈论任何问题。
4 .不能用谴责、批评的话来阻止或转移求助者的对话内容。
5 .在摄取性对话后,不要得出绝对结论。
6 .结束语不要用真诚、礼貌、生硬的话结尾。 为了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五、定性分析该援助人员心理活动的方法(三级技能P26-29 ) )。
1 .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的三个原则,发现该资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相符,符合趋同性原则; 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和谐的其个性比较稳定,因此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
2 .根据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判断,本案例显示求助者寻求强烈治疗并积极求医。
3 .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觉”程度来看,本次案例表明求助者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并分析其原因,希望能有一定的解决方法。
相关文章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