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药护理 > 护士资格

护士资格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养老行业如何留住年轻护理人才?缺乏上升通道等问题亟待解决。

2023-02-09 08:28:44护士资格
上海市松江区的国药康养泗泾照护中心养护院里,工作人员精心照顾长者。受访者供图在北京市一家医养结合机构做了4年治疗师后,90后河北省女孩李阿花决定转行,告别自己服务了好几年的老人,离开自己热爱的康复专业。另一边,山东省女孩张欣因无法帮失去自理

在上海市松江区国药康养泗泾护理中心养护院,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了精心的照料。 回答者供图

在北京市医养结合机构当了4年治疗师后,90年后河北女孩李阿花决定跳槽,告别了服务了多年的老人,离开了自己最喜欢的康复专家。

养老行业如何留住年轻护理人才?缺乏上升通道等问题亟待解决。

同时,山东女孩张欣为失去能力的母亲找不到价格合理、拥有专业医疗队伍的养老机构而感到自责。

两个非常无助的年轻人背后,是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 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受家庭规模小型化、文化多样化、家庭养老负担加重等因素的冲击,功能逐渐弱化,但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程度达不到大众预期,尤其是对部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护理照顾无法满足需求。

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年“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居家社区机构和谐,医疗保健

为了更好地落地实施政策,首先要打破养老行业的人才壁垒。 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银发产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养老护理人才严重短缺

张欣一家的平静生活在妈妈突然脑溢血失去自理能力后变得忙碌起来。

在老家经营果园的父亲承包了果园,全职照顾妻子。 张欣则原本放弃了去外省工作的想法,定居济南市,利用假期“往返”。 过了一段时间,张欣的父亲也病了,她的负担急剧增加。

她让父母住在济南市,同时请来老家的叔叔看护她。 不过,投亲靠友并不是上策,医生也建议“母亲最好去康复中心做中介”,张欣只能走访当地一些养老机构。

反馈的信息不理想——大多数机构不愿意接收像张欣妈妈这样没有自我管理能力的老人。 虽然愿意接受少量,但费用在她的承受能力之外。

没办法,张欣把妈妈送到了老家的养老院。

“院子里住着20多位老人,只有一名主治医生,年龄在40岁以上的女性有3名,偶尔有残疾年轻人帮忙。 ”张欣说,本来觉得这家养老院人手很少,但在母亲入住期间,另一位护理员以“工作太累,自己年龄大了做不到”为由辞职了。

结果,张欣母亲的看护状况更差了,看护人一忙起来,就忘了“不能说话、不能动弹”的老人,“不能喂饭,身体的错位也不断”。

张欣一家的遭遇不是个案。 第四次全国老龄工作、民政部、财政部对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失业、半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人。 但根据《2018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经鉴定合格的养老照料人员只有44102人。 国内养老服务行业面临全线“人手不足”,年轻护理人才更加短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使以一般口径1:3的完全失灵人口关怀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缺口规模已经达到500万人,其他各类专业化服务人才也同样短缺。 养老行业对大学生等高素质劳动力吸引力明显不足。

2020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访陕西省某县基层养老院时得知,在这42家供养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机构里,老人们为了24小时的吃饭和生活需要两班倒,工作十分辛苦。 记者注意到,这家养老院的10多名看护员都是40至50岁左右的中年人,没有一名年轻员工。

日前,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小组调查全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发现,同样截至2020年12月,甘肃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只有5300多人,其中养老专业看护人员2400多人,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60% 特别是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康复保健和养老机构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即便养老服务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规范性、标准化较好的上海市仍存在养老护理员素质不高、数量严重不足、流动性大的问题。

据2018年公布的《上海市养老机构评价报告》显示,从护理人员总数来看,调查对象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从业人数达到12918人,护理人员与养老床位数之比为1:6.48。 根据《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db31/t685-2013 ),整个调查养老机构大约需要18417名护理员。 可见,养老护理员需求数量存在较大缺口。 上海市护理员队伍中女性比例为91.2%; 从年龄结构看,51岁以上占59.88%; 从学历结构看,初中以下占87.27%。

留住年轻人,不要只靠理想

养老服务行业因需求快速增长被视为朝阳产业。 但是,这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不仅没有纳入年轻人心中的就业领域,很多年轻人入行后也会有“离开”的想法。

袁春云护理学“科班人”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老年养护中心担任护理员11年,是全机构进入养老行业4年来最年轻的护理员,日常负责3名同事和11名老人的护理、康复和居家护理

11位老人中,有独居老人、偏瘫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且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年龄最大的已经92岁了。 这需要护理人员付出更多的爱、细心和责任感。 要观察每个老人的行为,通过聊天和鼓励,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变化。 就像管理“老年幼儿园”。

这让袁春云的“生物钟”比别人快了好几个小时。 早上五点半上班后,她要按时叫老人起床,挤牙膏,带到澡堂漱口,带老人分饭、喂饭。 然后监测老人血氧、血压,为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等疾病的老人分药、吃药。 对有吞咽困难的老人,要把药片磨碎。 然后,她带着老人做手工、做手指体操、看电视,甚至把康复运动当午饭。

下午两点多,午休的老人起床了。 看护人员必须最早清洗他们的洗手间,打扫大小便,消毒房间,整理床单。

上夜班时,每两小时巡视一次房间,督促、帮助老人大小便,观察老人呼吸脉搏情况,多检查老人是否蹬被子,空调温度是否合适,老人是否乱按遥控器,多做细节

一方面工作内容繁杂,另一方面有时护理人员也要面对不满,一点小失误就遭到老人及其家人的责骂。 袁春云坦言,这份工作有辛苦和辛酸,但工资只能拿到4000多元。 现在支持她继续做的也许是爱情。 “如果你能全身心地投入,享受这个职业的乐趣和获得感,老年人其实很可爱。 你对他好,他也发自内心地对你好,把你当家人。 ”

但一个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行业,不能光靠理想的感情来支撑。 因此,很多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后会选择“抽身”。

前不久,在天津职业大学举行的养老护理专业“双选会”上,记者注意到毕业生被企业抢空。 养老机构的负责人找到学校说:“你们毕业了多少人,我都要! ”。 不过,在当天举行的“天津市养老产业峰会”上,有用人单位直言。 “有些年轻人来到这里,必须从头开始教,但他学会了本领,马上就走了。”

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对该行业“高流失率”问题的跟踪调查显示,从全国养老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学生就业第一年的流失率可能达到30%,第二年为50%,第三年为70%以上。

两大因素阻碍了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从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技术专业毕业后,李阿花曾经为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而兴奋。

李阿花想用自己的技术帮助更多的人,面对枯燥繁重的工作,她从未退缩。 公司、社区联系所在单位为老人提供上门康复服务,她经常主动报名。 但每月少拿的工资,加上医院制定的从“初级治疗师”到“初级治疗师”的职业发展计划,往往还是让这个年轻人觉得前途渺茫。

最终,手腕经常弯曲导致的炎症、疼痛,让李阿花萌发了跳槽的想法。 对不起每个治疗只进行了一半的爷爷奶奶,她“在现实面前低下了头”。

采访中发现,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繁重、易怒、无出路是年轻人离开养老服务行业的主要原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2019)》是中国第一项以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 参加调查的3189名大学生中,40.41%的人期望工资在5001元至7000元之间,568人希望工资在7000元以上。

日前,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开展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2020年度养老护理人员税后工资收入监测高位数7735元/月,中位数4846元/月,低位数2854元/月,平均值4985元/月。 2019年上海技能人才年平均工资将达到12.79万元,相比之下养老护理员的收入真的有点低。 这是该行业难以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是养老服务行业另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健康学院院长杨蕾首先认为,我国老年护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专业性不够。 在日本,养老看护员可以报考一、二、三级监护证,该证书非常专业,全世界都认可。 相比之下,我国老年护理员证书考试专业化水平不高,许多内容借鉴自护士资格考试,没有体现养老行业的特色。

其次,职称体系不健全也制约了毕业生的发展,他们很难通过养老护理资格证取得事业单位编制,也没有职称上升路径。 民营机构占养老行业的绝大多数,但编制是行业的“风向标”,涉及职工收入、晋升渠道、社会认知度等方方面面。

她举例说,学院里有一个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二等奖的学生,学校推荐她去上海市某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工作,希望该机构能保留事业编制。 公司欢迎这个学生就业,但最后一个问题还是卡在了编制上。

“如果人社部门不安排编制,毕业生到公立养老机构工作,经过两三年的锻炼,也会跳槽到民营机构,事业单位就成了培养人才的‘跳板’。 ”杨蕾说。

人才短缺长期制约行业发展,许多社会养老机构处于尴尬境地——老人们只能靠自己的房子维持,不愿去养老机构;而对养老机构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由于缺乏养老机构专业人员,只能提供一般的生活照料,自己的康复治疗供求不匹配影响养老机构的经营运行,引发服务经费不足、设施不完善、机构养老作用受限、老龄化社会低水平运行等诸多问题,使渴望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让年轻人看到银发产业的上升空间和行业的希望

虽然养老服务行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但各地建设性想法和独创性做法开始层出不穷。

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构建了从技工院校、中职学校、高等院校到本科学校立体化的专业教育体系。 2020年,全国首个独立设置的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批准,首批招生33名。 在这里,学生接受全周期的产学研实践教育,从课堂拓展到企业、养老院、社区。

近年来,有关政府部门通过提高待遇、加强培训、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为养老服务行业留住了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

2020年,北京市民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共18条内容。 其中首次将岗位补贴与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等级相结合,设立养老护理岗位奖励津贴,按初工、中工、高工、技师、高级技师每人每月给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

为了吸引更多生力军加入养老服务行业,《办法》还设立毕业生入职奖励,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业(高职) 5万元、中职4万元标准,分三年发放入职奖励。

日前,安徽省民政厅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培养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明确在省内选定10个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省级培养基地,选定5个养老护理员省级实训基地,加大养老服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和培养力度。

甘肃省兰州市民政局于2019年和2020年,联合市总工会连续举办了两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6名运动员被省总工会授予“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

除了政府部门的指导外,更令人高兴的是,一些员工正在积极寻找解决人力资源问题的方法。

例如,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同合作。 这不仅使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参与养老事业,而且将养老服务范围扩大到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安宁治疗、心理精神支持等各个方面,为年轻员工创造更大的提升空间。

“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离不开高水平的医疗康复和护理人才队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相城区渭塘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庆华表示,目前基层社区卫生机构通过提供基本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保障辖区内养老机构的运行。 但从长远看,基层卫生人才资源薄弱,收入水平低,尤其是缺乏专业老年医学知识。 他建议,卫健等相关部门可以设立养老医学专项基金,鼓励基层卫生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加入医疗与医疗结合服务,再创造一些培训学习机会,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更多老年医学综合性人才。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也提升了年轻人对养老行业的关注度,让这一“夕阳事业”更具“朝阳气质”。

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记者看到,指挥中心客服人员可以根据屏幕上显示的老人信息和服务项目进行派单,加盟企业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赴养老院服务,满足老人对家的依恋和居家养老的愿望

建造这座“无围墙养老院”的幕后功臣是几个80后。 在操作手机APP的同时,软件开发方负责人刘名哲介绍,该手机客户端包括家政、餐厅服务、一键式、政策指导、老年电子商城等功能,惠及120多家加盟企业。

“帮助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帮助明天的自己”逐渐成为当代青年的共识。 有的青年先扶老人,把志愿服务时间交给“时间银行”,等自己老了再“淘”的新型养老模式也应运而生,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养老“新循环”。

但是,养老服务行业还需要彻底解决招聘难、留人难等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采访中,安徽省六安市乐天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六安市养老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邵子宏建议,社会大众对护理人员岗位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企业与职业院校要多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建立常态化、动态化的联系,解决人员短缺、年龄大的问题,校方要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让他们明确职业定位; 地方养老护理行业协会发挥作用,与政府、高校、企业对接开展专场招聘会、技能大赛、培训会,形成合作,发现行业共性问题,提出报告向政府部门献计献策,细化行业监管,做到“社会认可、部门许可、高校支持”

来源:中国青年报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人评论 , 人围观)